《中国影像方志》贵州卷 独山篇
这里自古就是中国西南的战略要冲。
独山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地带,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高山幽谷、溶洞和各色奇峰怪石。这里自古就是布依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独特地理造就独特地位 独秀峰下演绎文化交融
独山城外有一座山峰。山形并不高峻,却是在一处平坝中独自挺立,因此得名独秀峰。徐霞客在《黔游日记》中曾经如此描述独秀峰:“有山尖起,立于众山之中,是名独山,州之所以得名也。” 在旅行家看来,这座山峰正是独山地名的由来。
这是独山县城的主干道毋敛大道,毋敛正是独山在汉朝时的名字。
东汉人尹珍走出贵州的大山、叩问中原文化,成为一代大儒,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让独山成为四方交会的中心。这里是文化荟萃的地方,也成了政治角力的舞台。
一代名儒一生坚守 影山文化薪火相传
古籍,是古人跨越时空发来的讯息,也是传承文化的方舟。而研究古籍则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晚清大儒莫友芝。
《黔诗纪略》,共计三十三卷,收录诗作两千多首,莫友芝想以此证明,中华文脉在贵州同样传承不绝、充满生机。
1865年,莫友芝被聘为金陵书局的总编校。在他的主持下,大量在战乱中散失的古籍被搜集、抢救了回来。1871年,莫友芝病逝在寻找《四库全书》残本的路途中。
这里就是莫友芝年少求学的地方。幼年时的莫友芝曾以南朝诗人谢眺“竹外山犹影”的诗句,给自己的学塾命名为“影山草堂”。斯人已逝,但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传承不绝的中华文脉依旧生生不息。
深河桥见证历史 人民战争永载史册
抗日战争时期,独山是屏障四川的重要门户,也是抗日大后方的重要枢纽。随着难民的大量涌入,这里也成为了战时的“小上海”。
1944年12月2日,独山县城被占领,日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大火再次燃起,古城沦为“地狱”。得知日军正往深河桥进军,守桥军队最终决定将深河桥炸毁。
日军的暴行,激起了独山各族儿女的奋力反抗。这种武器当地人称为耍猫叉,当年,布依族群众就是用这种原始的武器和敌人的枪炮对抗。
深河桥战斗之后,日军节节败退,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是史学家对中国全面抗战的简短概括,也道出了深河桥一战的伟大意义。
独山花灯精彩纷呈 时代变迁精神长存
随着西南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往愈加频繁,花灯传入独山。
和其他地方的花灯艺术形式不同,独山花灯戏不仅有着丰富的唱腔变化,而且还有大量的扇、帕动作和身姿造型,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念做打,精彩纷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独山县建立了花灯戏专业演出团队,创作表演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花灯戏节目。
2009年3月16日,独山花灯戏演员们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用传统独山花灯戏折服了音乐之都。独山花灯戏历经时代变迁,反复诉说着一个真理,唯有向下深深扎根,才能蓬勃有力地向上生长,这也是独山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一道美食勾起青春记忆 时代发展难忘乡土滋味
四十多年前,欧阳还是独山花灯戏的一位年轻演员,经常随剧团下乡为群众表演花灯戏。农村条件艰苦,但是乡亲们总把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饭好菜拿出来招待客人们。这是欧阳第一次吃到地道的独山三酸。
在西南山区湿热的气候中,酸成了贵州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尤以独山三酸最有特色。三酸就是盐酸、虾酸和臭酸,用料不同,做法相似。
三酸曾是独山人贫乏的餐桌上最重要的菜肴,而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三酸更多的是作为调味的配角存在。时代在变,而那份真实质朴的人情味却并未在这片土地上消散。平凡却又不凡,这就是独山的美食,也是独山的真性情。
守护绿水青山 延续文化传承
从空中俯瞰独山,这块绿色区域就是都柳江干流的发源地,这里不光有自然形成的湿地和山林,还有大片的农田。
2013年,贵州都柳江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
绿水青山也正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独山县出产的泥炭藓已经远销海外。
独山县狮山希望小学,是贵州省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孩子们正在表演的是独山的传统民歌——莫家大歌。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独山县启动了民族文化教育工程,将花灯歌舞、莫家大歌等民族歌舞编入教材,并组建起了这样的传承班。
独山人在保护这片绿意,也在保护珍贵的文化传承,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独山腾飞的翅膀和真正的希望。
两千多年历史,独山一直在交融中调整自己的步伐,在变革中寻找自身的定位。在新的时代,它同样有能力创造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影像方志》贵州卷 独山篇
独山篇 预告片
这里自古就是中国西南的战略要冲。
独山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地带,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高山幽谷、溶洞和各色奇峰怪石。这里自古就是布依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独特地理造就独特地位 独秀峰下演绎文化交融
独山城外有一座山峰。山形并不高峻,却是在一处平坝中独自挺立,因此得名独秀峰。徐霞客在《黔游日记》中曾经如此描述独秀峰:“有山尖起,立于众山之中,是名独山,州之所以得名也。” 在旅行家看来,这座山峰正是独山地名的由来。
这是独山县城的主干道毋敛大道,毋敛正是独山在汉朝时的名字。
东汉人尹珍走出贵州的大山、叩问中原文化,成为一代大儒,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让独山成为四方交会的中心。这里是文化荟萃的地方,也成了政治角力的舞台。
一代名儒一生坚守 影山文化薪火相传
古籍,是古人跨越时空发来的讯息,也是传承文化的方舟。而研究古籍则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晚清大儒莫友芝。
《黔诗纪略》,共计三十三卷,收录诗作两千多首,莫友芝想以此证明,中华文脉在贵州同样传承不绝、充满生机。
1865年,莫友芝被聘为金陵书局的总编校。在他的主持下,大量在战乱中散失的古籍被搜集、抢救了回来。1871年,莫友芝病逝在寻找《四库全书》残本的路途中。
这里就是莫友芝年少求学的地方。幼年时的莫友芝曾以南朝诗人谢眺“竹外山犹影”的诗句,给自己的学塾命名为“影山草堂”。斯人已逝,但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传承不绝的中华文脉依旧生生不息。
深河桥见证历史 人民战争永载史册
抗日战争时期,独山是屏障四川的重要门户,也是抗日大后方的重要枢纽。随着难民的大量涌入,这里也成为了战时的“小上海”。
1944年12月2日,独山县城被占领,日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大火再次燃起,古城沦为“地狱”。得知日军正往深河桥进军,守桥军队最终决定将深河桥炸毁。
日军的暴行,激起了独山各族儿女的奋力反抗。这种武器当地人称为耍猫叉,当年,布依族群众就是用这种原始的武器和敌人的枪炮对抗。
深河桥战斗之后,日军节节败退,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是史学家对中国全面抗战的简短概括,也道出了深河桥一战的伟大意义。
独山花灯精彩纷呈 时代变迁精神长存
随着西南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往愈加频繁,花灯传入独山。
和其他地方的花灯艺术形式不同,独山花灯戏不仅有着丰富的唱腔变化,而且还有大量的扇、帕动作和身姿造型,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念做打,精彩纷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独山县建立了花灯戏专业演出团队,创作表演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花灯戏节目。
2009年3月16日,独山花灯戏演员们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用传统独山花灯戏折服了音乐之都。独山花灯戏历经时代变迁,反复诉说着一个真理,唯有向下深深扎根,才能蓬勃有力地向上生长,这也是独山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一道美食勾起青春记忆 时代发展难忘乡土滋味
四十多年前,欧阳还是独山花灯戏的一位年轻演员,经常随剧团下乡为群众表演花灯戏。农村条件艰苦,但是乡亲们总把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饭好菜拿出来招待客人们。这是欧阳第一次吃到地道的独山三酸。
在西南山区湿热的气候中,酸成了贵州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尤以独山三酸最有特色。三酸就是盐酸、虾酸和臭酸,用料不同,做法相似。
三酸曾是独山人贫乏的餐桌上最重要的菜肴,而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三酸更多的是作为调味的配角存在。时代在变,而那份真实质朴的人情味却并未在这片土地上消散。平凡却又不凡,这就是独山的美食,也是独山的真性情。
守护绿水青山 延续文化传承
从空中俯瞰独山,这块绿色区域就是都柳江干流的发源地,这里不光有自然形成的湿地和山林,还有大片的农田。
2013年,贵州都柳江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
绿水青山也正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独山县出产的泥炭藓已经远销海外。
独山县狮山希望小学,是贵州省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孩子们正在表演的是独山的传统民歌——莫家大歌。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独山县启动了民族文化教育工程,将花灯歌舞、莫家大歌等民族歌舞编入教材,并组建起了这样的传承班。
独山人在保护这片绿意,也在保护珍贵的文化传承,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独山腾飞的翅膀和真正的希望。
两千多年历史,独山一直在交融中调整自己的步伐,在变革中寻找自身的定位。在新的时代,它同样有能力创造新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