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美食独山风景独山 抗日独山 |民俗独山 |花灯文化 |友芝文化 |尹珍文化 |网络电视 独山问问梦想农场

三都县十大景区介绍
 
独山导航 - 风景独山 - 旅游周边 - 三都县十大景区介绍  
三都县十大景区介绍

旅游周边 admin  admin  2019-04-28 16:49:08 访问量:3218
 

1、姑鲁产蛋崖 AAA

 

 

 

  姑鲁产蛋崖景区位于我国唯一水族自治县三都县三合街道姑鲁寨附近,距三都县城仅8公里。姑鲁寨背面大山山腰上裸露着一处崖壁,长20多米,高6米,表面凸凹不平,一些质地坚硬的石蛋镶嵌在疏松的崖壁里,每隔30年左右崖壁就会“产”下一些石蛋,如今崖壁上的石蛋已多达数十枚,产蛋崖因此得名。为保护这一独特的地质奇观,三都县近年来对姑鲁产蛋崖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将水族特有的文化风情集中到景区进行包装和打造。世界唯一  姑鲁是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尧人山---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的核心腹地,位于三都县城南面。距县城6公里,因姑鲁传统村寨取名。景区内有5个民族村寨258户1093人,村寨群众主要为水族。景区规划面积为4.5平方公里,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旅游景区。姑鲁景区具有传统村落展示、水族民俗体验、水族千神文化探秘三大核心功能,水族文化底蕴深厚,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字、历法、节日、服饰、歌舞等;……[详细]

2、姑鲁圣诞崖 AAA

  姑鲁产蛋崖景区位于三都县城10公里的水族原生态村落姑鲁寨,有一陡峭的山崖,崖壁上不规则的露出一颗颗青褐色的石头蛋。“石蛋”质地坚硬光滑,表面布满如树木断面年轮般的纹路。当地人称石头下蛋。据当地老人讲30年才脱落一枚。至今村中保存着历代产下的“石蛋”68颗。目前有一颗“石蛋”已进入了预产区。巍巍陡崖里藏着怎样的千年之谜,三都县悬赏50万元,但至今无人破迷获奖。景区内原生态水族村寨房屋依山而建,人楼居,梯而上的古越人茆榫干栏式建筑,再现百年民居古朴庄重;景区田园风光美不胜收,仿佛一处世外桃源,显得格外古朴神秘。当地水族群众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装、唱水歌、跳水舞,世代传承着淳厚的民族习俗,地质奇观“产蛋崖”与民俗风情相得益彰。为保护产蛋崖这一独特的地质奇观,并开发水族的原生态村落,三都县近几年来积极抢抓“两高”过境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将三合镇姑鲁产蛋崖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同时整合水族特有的文化风……[详细]

 

3、黔南水族墓群 

  水族古墓群集中分布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北部水族聚集区。墓葬结构分地下和地面两个部分,地下部分与其它民族的墓葬区别不大,亦挖一长方形土坑,土坑中置木棺装殓死者,少数墓葬有耳环、发簪等随葬品,但建于地表的石质建筑却极具民族特色且形态复杂,有一层或多层长方形仿石棺式、杆栏房屋式、石块叠垒式和圆形封土堆带牌楼墓碑式等,不同形式墓葬具有相对的早晚演变关系,圆形封土堆带牌楼式墓碑的水族墓已同汉族墓葬没有多少区别,是汉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水族墓葬。墓碑上的“爱情”画像许多水族墓葬在地表各层仿石棺外壁和墓碑上雕刻有神兽、祥瑞、花草、动物、传说、历史故事、战争场面、车马出行、杂技表演、民族乐舞、阴阳八卦、铜鼓鼓面纹样甚至“爱情”等图案,既有水族特有的题材内容,也有汉族墓葬中经常表现的一些内容,成为展现水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融合的百科全书式实物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科研和文物保护价值。三……[详细]

4、水书摩崖

 

 

 

  水书摩崖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大坝村境内发现一处水书摩崖石刻。都江大坝水书摩崖石刻的发现,是继三都县塘州乡拉下水文墓碑、周覃镇的查水文墓碑、榕江县计划乡的水文墓碑、都江镇怎雷水文墓碑之后的水书文化古迹的又一重大发现。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大坝村上排(摆)劳村民小组的银子坡上有一处水书摩崖,水书摩崖下临都柳江支流猴子河出口和312国道公路。银子坡三面河水环抱,北面为排长河,东面有猴子河,西面是都柳江。摩崖西距312国道公路的岔河口处约0.5公里,北距都江镇人民政府驻地约5公里,东北距大坝村(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都是水族)委会2公里,南距上排劳寨1公里。摩崖坎下几十米是猴子河出口段。水书摩崖北5公里上江坡(原叫来牛山),1731—1734年修建的都江厅石城墙,城墙全长2000米,东南西北门尚存原貌,现称都江古城垣。都江古城垣建于都柳江畔的来牛山冈上,俯瞰呈椭圆形,周长约2000米。这里三面环水,跬……[详细]

5、雪花洞

 

 

 

  雪花洞雪花洞在塘州与三洞地区交界的雪花河上,有座雄伟壮丽的仙人桥和瑰丽多的雪花瀑布。桥长20米左右,宽6米许,高约10米。桥面怪石嶙峋,拱下钟乳悬吊,桥脚是潭。桥体若溶铸而成,雄伟浑然。南端到伏流的溶洞口的二三十米间,是堵直立坡顶的绝壁。因为地壳运动引起的沧桑巨变,地形跌宕显著,所以河溪多瀑布,是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流水,浪花的冲击和石岩中碳钙被雨水浸蚀溶解,形成了仙人桥一带壮丽多桥的河山。绝壁上被穿空成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石洞。洞中景致奇特,在的象依山修筑的亭台楼阁,有的象高燃神烛列满罗汉的佛殿,在的又象缩小了千万倍的假山公园。在这一带,那结状若悬冰,吊蛇,海马,羊角的乳石,形如网衣,鱼鳞,帘幕的石幔,举目可见,比比皆是。除了这些琳琅满目的岩溶体之外,还有绝罅长着奇形小树,四周丰茂的草坡,构成了一幅水绿、山青、奇、桥美的画卷。叮咚的流水在洞中产生的共鸣和从绝壁反响的回声,交织成一……[详细]

6、怎雷水族文化村

 

 

 

  怎雷是一个民族文化原生态保留得十分完好的村寨。也是一个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民族村寨。怎雷村现有居民58户,250人,基本上十一个姓氏的村寨。他们繁衍生息在这苍莽翁郁的苗岭山脉深处已历十余代,200多年了。远远望去,怎雷在高高的山腰,村寨后是绿树覆盖的山粱,村前是满目金黄稻谷的梯田。梯田层层而下,深深的山谷里,是蜿蜒南去的都柳江。村寨依山势而建,清一色干栏式木楼,盖小青瓦,见不到任何水泥瓷砖玻璃等材料。各户的房屋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互不遮挡刚光与视线,整个村寨形似松散而?又气韵相连,古朴而生动。阳光和煦,云白田蓝。村寨与山体相融,青黛与金黄相嵌,如诗如画,不由人不赞叹:真是奇妙佳境�〉巧纤迦思业牡踅怕ィ喂鬯依酚凭玫哪韭ィ胫魅思仪浊薪惶福劭此骞爬系姆纳椿郎土瞬冀跎厦览龅乃迓砦残澹芯苛怂逑让翊丛斓谋A糇湃死辔淖衷乃椋肺吨魅舜由缴喜烧吹奈兜蓝捞氐囊……[详细]

7、梦幻打鱼谷旅游景区

 

 

  梦幻打鱼谷旅游景区位于都柳江风景名胜区打鱼社区来述村,距县城33公里。该景区按国家3A级景区打造,规划面积为1200亩。景区内两岸青山相拥,绿水为带,独特的民居风格与生态环境交辉相映。景区的基本框架为河谷休闲景观带、综合配套服务区、浪漫花海休闲区、民族文化体验区。围绕竹、水、寨、鱼、花、舞六大旅游元素,按照“高端休闲度假”的旅游定位全力打造“梦幻打鱼谷”,着力把景区打造成集浪漫花海观光、民族文化体验、滨水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详细]

8、板告民族文化村

 

 

 

  板告民族文化村板告民族文化村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的三洞乡,地处水族聚居的腹地,距县城30公里。全村共有289户口1424人,分居于7个自然寨,绝大部分居民都是水族,水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作为水族文化的中心村,板告村有着纯厚神秘的民族文化。马尾绣、银饰品及牛角雕等工艺品做工精细,工艺独特,闻名海内外。素有“中国水族马尾绣第一村”的美誉。村寨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主要景点有仙人桥、雪花洞瀑布、雪花洞等。居民的生产方式以传统的小农生产为主,用牛、马作役力,用翻锹翻地,生产工具比较简易、古朴,生产的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辣椒等。水族居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小聚居为主,全村大部分人口为“韦”姓。该村水族民居均为瓦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楼脚一般饲养家禽、家畜、存放农具,二楼住人,三楼为粮仓。水族群众穿着以传统的民族服饰为主,妇女头包白帕,身着栏杆青衣物和雕花围腰,脚……[详细]

9、水族古文字碑林 

 

 

 

  水族古文字碑林“天下第一水族古文字碑林”9块碑,18面组成,石碑尺寸高为137~165公分,宽为66~86公分。主碑镌刻“勒睢碑”三个大字及序言,第2~9块为水族古文字1500余个。碑的背面,镌刻古今中外莫友芝、岑家梧、潘一志、王品魁、何耀华、曾晓渝,以及法国、美国、日本等著名专家学者对水书的论述,由中、英、日、法、西班牙文组合。“天下第一水族古文字碑林”组织者,特邀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潘朝霖撰稿、辑录水族古文字、书写碑文,耗时月余。贵州民族学院领导对“天下第一水族古文字碑林”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2007年9月28日,校党委副书记、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院长唐建荣教授,专程到碑林实地考察,并嘱咐潘朝霖一定要善始善终配合抓好碑林建设,为弘扬水书文化作出贡献。“天下第一水族古文字碑林”辑录水族古文字1500余字,是目前辑录水族古文字最多的成果。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的古文字……[详细]

10、石板寨抗日旧址 

 

 

 

  石板寨抗日旧址石板寨抗日旧址位于自治县南部的九阡镇石板寨,距县城约69公里。民国时期,石板寨的水族群众出于保护村寨的需要,在寨子周围筑起了高2米、厚1米多的石墙。并利用寨子周围几十株高大挺拔的树木以及木枋和圆木相互横扎连结,加上茂密的竹林和杂乱的刺蓬,组成了人工和天然相结合的堡垒。开前、后、左、右四个寨门供出入。民国33年(1944)秋,日本侵略军数千人,由广西宜北入荔波至九阡水族地区,企图攻陷三都后攻独山。11月28日黄昏,一股日军抵达石板寨,受到了水族村民潘秀辉、潘神、潘老发、潘晓等50余人自发组织的抗击。他们以寨墙作屏障抗敌入寨,战斗一直坚持至夜幕降临,日军-退到距离寨外100多米的田埂上对峙。入夜,又组织了偷袭行动,再次打击日寇。第二天拂晓,日军使用火炮攻击,村民终因寡不敌众,退到后山,石板寨被攻陷。日寇进村后,烧毁房屋60栋,粮仓80余个。石板寨战斗,水族村民打死日寇8名,缴获防……[详细]

。   

 

卯节,水语称“借卯”,意为吃卯。卯节是日期是依据水族历法来推算的。具体的日期虽不固定,但有个选择的原则,即在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内的卯日分四批过节。水历十月,水书称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辛卯被称为“最顺遂的日子”,是过节的上吉日。水族人认为,过节逢辛卯就预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与此相反,丁卯日被视为凶日,是过节是忌日,过节逢丁卯日会招致旱象虫灾与瘟疫。卯节的分批在很古老的时候就约定俗成。水家节日歌唱道:“第一卯/水利的卯,第二卯/洞坨的卯,第三卯/水扒浦卯,第四卯/九阡卯,九阡宽/吃卯殿后”。头三批卯节在荔波境内,第四批卯节除三都的九阡水各、周覃外,荔波的岜鲜、水维、水康等乡的水族人,也在这最后一批卯日过节。  

 

 

卯节的前三四天就像汉族人迎大年一般,开始动洒扫庭,打扫卫生,将阳尘撒放稻田里(水家人认为阳尘能杀虫)。寅日为年终除夕,这一天要认真清扫房屋院坝,为祭天敬祖摆上鱼、肉、酒、饭等供品并且要准备丰盛的佳肴款待宾客。这时凡过卯节的村寨都会敲起铜鼓、皮鼓,或唱起阵阵歌声,入夜不止。  

 

 

卯日是节日活动的高潮。新年初一的卯盛行着赶卯坡青年男女唱对歌的习俗。卯坡是经过多年习俗选定下来的,专让青年男女以唱对歌的互动形式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场所。一般多选在依山傍水、地势较宽、能容纳下数万人平坦的坡顶上去进行。届时,不仅过卯节的村寨青年人要上卯坡对歌,就是不过卯节的外寨和毗邻各县的男女老幼也会赶来参加盛会。有些经商者也要来摆摊设点,出售各种食品和日用杂货,顿时会使得整个卯坡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开始对歌前,先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当众宣布对歌场上戒律:只有未婚男女方可参加对歌。并预祝对歌后生们能在对歌声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于是,在一片吆喝嬉笑声中,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各自唱对歌的对手,在卯坡的树丛中、草地上、山石旁,或站或坐地撑起各色花伞遮住脸唱起对歌来。  

 

 

节日期间,家家笑声朗朗,碰杯之声不绝于耳。铿锵的铜鼓声和浑厚的皮鼓声响彻水寨。水家人一边喝着醇香的糯米酒,一边唱着比米酒更香的“姨娘歌”。每个水族寨子都没有“歌堂”,女歌手和伴唱姑娘坐在房间里,男歌手与同伴、听众坐堂屋中,欢歌达旦,甚至连绵数昼夜。  

 
上一条:荔波县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门票:120元
下一条:罗甸大小井风景名胜区
 

美食推荐


 

风景推荐


 


 
                 

 

               |关于独山信息港 | 服 务 条 款 |  商 务 洽 谈 | 独山信息港招聘 | 独山信息港公益 | 客 服 中 心 | 网 站 导 航 |

        |工信部ICP备案许可证:
黔ICP备07000221-1号| 贵公网安备 52272602002005号

友情链接申请  友情链接网站  

Copyright 1998 - 2088 dsxxg.cn. All Rights Reserv